忙碌而悠长的一学期即将过去。一学期来,信息与装备保障中心紧紧围绕太仓市教育技术装备室和太仓市教育信息化中心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我校现代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现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加强信息与装备保障中心队伍建设。
本学期以来,根据教育局信息化中心和教育技术装备室安排,中心有计划地对专用教室管理人员进行了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及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的使用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各种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平时工作中,信息与装备保障中心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两种形式,对学校各专室设备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学校教育教学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
二、全力推进“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校”建设
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样板校”建设,是太仓市教育信息化中心近两年的重点工作。我校“智慧教育样板校”建设的重点方向是理科数字化实验室及理科项目式学习。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本学期,学校继续全面推进物理创新实验室及理化生数字化实验设备的应用。平时加大对所有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期以点带面,全面促进智慧教育样板校创建工作。还利用青年教师沙龙,定期进行智慧教育方面的交流学习。
切实做好各类设施设备使用培训及维护工作。
本学期开学前,学校为41个教室装备了锐捷智慧黑板。开学初,学校提供可操性很强的教程,线上为全体教师进行了智慧黑板的使用培训。学期开始前,中心安排了陈志平老师为今年新入职教师进行具体的信息化培训,目的就是为了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为了更方便各个年级教师及时扫描试卷,本学期中心将三台扫描仪分别安装到三个级部,学校还安排智学网精准化教学系统技术人员,每周来学校,指导、辅助每位老师正确使用精准化教学系统的试卷扫描仪。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使用智学网精准化教学系统热情高涨。一学期来,信息与装备保障中心把强化设备的使用作为本学期常规工作来抓,其实提高了广大教师利用现代设备进行学科整合教学的水平。
四、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级各类比赛。
本学期,信息与装备保障中心积极组织好全校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具体包括:苏州市自制教具比赛、苏州市优秀图书管理员比赛、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比赛、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应用能力竞赛、首届太仓市蓝桥编程好少年竞赛软件赛和硬件赛。其中,盛燕忠老师获得资质教具太仓市二等奖,徐海娜老师获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韩婧老师获二等奖,邵晓白老师获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比赛微课一等奖,李婧老师获二等奖,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应用能力竞赛,我校获一等奖。此外,中心平时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定期进行课件制作,教具制作,教育技术论文、实验论文的撰写。同时开展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实践研究,以及互动课堂教学研究等活动。
五、做好图书采购及图书馆管理工作。
根据教育技术装备省一级图书馆的要求,每年每生新增图书不得少于一本,生均图书不得少于40本。目前,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的生均图书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学校今年预算了三十万元用于图书及相关设备方面的采购,截止到2023年底,图书已经采购到位,并完成编目上架工作。此外,学校还努力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优化师生阅读环境,让学校图书馆成为“书香学校”的窗口。 学生方面,一学期来,学校坚持加强阅读宣传和引导工作。努力使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中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做到读书活动与青少年实践相结合,使读书活动更加丰富。 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满足更多教师更优质的阅读要求。
六、其他信息与装备工作。
本学期开始,为了更加方便教师进行各项报修,学校开始启用智慧报修平台。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目前大多数老师都已经习惯通过报修平台进行各项报修工作。目前,全校通过报修平台完成的维修已达302单。本学期中心开始接手紫藤少年科学院相关事务,积极组织信奥、编程机器人、蓝桥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趣味物理、趣味数独、自然科学实践等各个社团开展活动。为江苏省理科教学实践基地以及江苏省科学教育示范校迎检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学期,中心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消防教育系列活动,包括消防疏散演练、灭火器演练、消防安全教育等。本学期,中心还联系了专业维保单位,对培德楼电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经上级部门批准,将电梯所有主要部件全部更换,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在教育技术装备室和信息化中心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全校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装备得到了很好的使用,信息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得到了有效地开展,但其中还有些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将认真总结不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我校的现代化设施发挥更大的效能。
20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