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为师本,凝聚新课堂” ——太仓市第六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中小学美术)第五次研修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1-11 点击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23年 12 月21日在太仓市第一中学举行太仓市第六期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美术学科)集中研修活动。

手捧书香行且远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构成了我们的人生,我们举办的读书分享活动,目的是开启读书分享之门,促你我共成长!本次读书分享活动由邬茜茜老师进行分享。





茜茜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敦煌艺术通识课》一书,此书为清华大学教授杨琪写给大众的敦煌艺术入门课,大家围坐在一起仔细品鉴参悟。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敦煌艺术是绘画、彩塑、建筑的综合体,是古代艺术和生活的立体缩影。书中,杨琪教授从壁画、绢画、彩塑、飞天、乐舞、建筑、经卷、衣食住行等方面向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壁画中的经变、佛本生等各种传说,敦煌的历史故事,带我们穿越千年,探索神秘。

单元教学悟思变

青年骨干教师茜茜分享了《请进》大单元教学,邬老师以第二课时中,造创意之门为例。徐郁燕老师的精彩演绎和活力课堂授课,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工作程序,探索和落实了新课程要求的核心素养

陆紫芸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节生动的美术课《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从风景画的起源、发展,到印象派的特点及代表画家,陆老师娓娓道来。最后,同学们尝试用画笔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印象派画作,光与色的无穷变化,带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研讨活动中,学员们深入探讨印象派绘画的发展、表现形式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评价、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及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系列问题。全体学员在讨论交流和实践活动中提升对课的深度理解,对今后的美术教工作带来很多启发。

丹青溯源访名家

高研班全体成员在武绍华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市一中《紫藤书画苑》太仓美术馆——邢少兰《甲子丹青》娄东画派展。学员们有幸聆听著名画家邢少兰先生亲临讲解画作。

作为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娄东画派的诞生地,太仓历来就有重文重教的传统,娄江以水出奇,奇水出奇才似乎成了太仓文化发展的内在约定,人以地而灵动,地因人而显赫。邢少兰先生自小就喜欢画画,虽生活艰难,但始终坚持自学,或临摹古画,或苦练书法,或发奋读书,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由于他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好学,画艺在摸索中逐渐提高。上世纪50年代末,他师从太仓籍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学花卉,80年代中期又拜另一位太仓籍著名画家宋文治先生为师习山水。他还借机遍访沪上名家唐云、陆俨少等前辈,眼界大开。他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被同道称为“善师者”,“既取朱老瞻)劲健之韵,复取宋(文治)老清逸之气,熔两者于一炉”,由此,画艺突飞猛进,自成一家。传承娄东文脉,提升国画技能是本次活动的初衷,学员们在邢老的指引下,对太仓“娄东画派”,“书画之乡”的艺术传承更有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娄东文化丰富资源的孕育下,通过研修学习,发现我们有很多开发的教学素材,只有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广泛交流才能明确方向和自我提升更好地提升教学服务水平,相信美术高研班学员们能用拥抱生活、观察自然表现自然,努力开拓自我笔墨语言,在太仓教坛中积淀得更成熟更丰厚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